繼今年2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建設“雙創基地”后,李克強總理4月20日主持召開常務會,決定建設一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,推動雙創邁向更高層次和水平。
“雙創示范基地的名稱中有‘示范’二字,很重要的一點,就是要探索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,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,以發展新經濟,催生更多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。”李克強說。
不能光給雙創示范基地戴個“帽子”、鋪個“面子”,還要有實實在在的“里子”
當天會議決定,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,遵循市場規律,建設一批高水平、有特色的雙創示范基地。李克強強調,建設示范基地,不僅要釋放市場、社會的創新活力,政府也要出臺相應的配套“硬政策”,并且要確保政策真正落地。
他舉例說,國務院此前出臺股權激勵試點政策,允許在中關村注冊的高科技企業對本企業技術人員進行股權、期權獎勵,并允許獲獎勵者在分紅、交易前,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。但這一政策落實的過程中,增加了不少限定條件,對“高科技企業”的認定也出現了“雞生蛋、蛋生雞”的循環證明,導致最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企業能享受這項政策。
“這怎么能調動科研人員創業創新的積極性?”總理說,“高科技企業要發展,必須吸引人才,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期權激勵。我們這次既然確定了雙創示范基地要在一些領域先行先試,那就要把大家切實關心的問題理出來。咱們不能光‘吼一嗓子’,還要有‘金剛鉆’。不能光給雙創示范基地戴個‘帽子’、鋪個‘面子’,還要有實實在在的‘里子’。”
依托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,發揮網絡平臺企業的力量
今年2月部署建設“雙創基地”的常務會,提出龍頭企業、中小微企業、科研院所、高校、創客等多方協同打造“眾創空間”。20日的常務會上,李克強明確強調,建設雙創示范基地不僅需要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業的合力參與,還需要發揮網絡平臺企業的力量。
當天會議決定,首批選擇部分省市的一個區域,同時選擇若干高校和科研院所、已有成效的生產企業、網絡平臺企業等建設雙創示范基地。
“我們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,跟不上這個浪潮,就可能永遠被甩在后面。”總理說,“因此推進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更要依托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,要充分發揮網絡平臺企業的力量。”
推動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向更大范圍、更高層次、更深程度發展
5天前,李克強總理在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考察期間,著重詢問各學科科研經費使用制度,尤其是“人頭費”的比例。
“北大數學學院的‘人頭費’比例只有30%。”20日的常務會上,李克強說,“純數學用不了多少設備,主要就是靠大腦。這不是逼著他們不搞純數學,不坐‘冷板凳’嗎?”
當天會議決定,雙創示范基地要重點圍繞簡政放權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、成果收益分配和科研經費使用制度、人才流動、協同創新和開放共享、發展分享經濟等開展試點。李克強進一步強調,雙創示范基地還要在推進商事制度改革、“證照分離”等方面先行先試,在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也要出臺“硬措施”。他要求各部門、各地方都要下定決心解放思想、細化工作,更好激發科研人員創業創新的積極性。“這方面真是‘舍不得金彈子,打不了金鳳凰’??!”總理說。
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對推動發展、擴大就業意義重大。要通過雙創示范基地的建設,進一步推動雙創向更大范圍、更高層次、更深程度發展。”總理說。
圖片說明:4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圖解(“雙創”部分)來源:中國政府網
相關解讀:打造雙創示范基地推動雙創“升級版”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部署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扶貧,增強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能力;決定建設一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,推動雙創邁向更高層次和水平;確定促進進出口回穩向好的政策措施,推進外貿轉型升級。
經過前段時間的宣傳、引導、造勢,尤其是經過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各項配套政策的出臺,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蔚然成風,漸成氣候。而由雙創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逐漸得到凸顯,一些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在我們身邊不斷得到涌現,而由此拉動的勞動就業、消費內需等等,也卓有成效。
但我們也要看到,一方面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目前還集中在大中城市,一些中小城市、偏遠鄉鎮以及廣大的農村地區,還是創新創業的“洼地”,大有潛力可挖;另一方面,不少創新創業項目在層次上還不夠高,程度上還不夠深,既影響了創新創業的效果,同時也影響更多人投入創新創業中來。
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在4月20日召開的,由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,決定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,遵循市場規律,建設一批高水平、有特色的雙創示范基地,構筑完備的創新創業服務鏈,促進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。為什么要建設一批高水平,有特色的雙創示范基地?目的其實很簡單,重要就是為了給所有的創業創業者以啟發、以鼓勵,幫助他們找到創新創業的方向。實際上很多創新創業者,或者是手里有項目,或者手里有資金,或者是頭腦里有一個很好的想法,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將頭腦里的想法變為現實,也不知道如何為自己的資金找到創業的項目,為自己的項目找到創業的資金。
而有了這樣的雙創示范基地,不但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,最關鍵是給那些潛在的創新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。讓他們可以在這里了解別人創業過程中走過的歷程,遇到的困難以及客服困難的方式和方法。其實對于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來說,他們仍舊處在一種激情有余,準備不足的階段,如果在這樣的狀態下盲目投入創業創新,成功率往往不高,但是如果能夠從別人創業的過程中吸取成功的經驗,汲取失敗的教訓,少走一些彎路,創新創業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。
而更大范圍、更高層次、更深程度的創新創業,也就相應的要求更大范圍、更高層次與更深程度的服務體系,所以目前各地各級地方政府以及有關政府職能部門,也要站在服務創新創業的角度來做好屬于自己的“后勤保障”工作,比如進一步的簡政放權,降低創新創業者的創新創業成本;進一步營造公平公正、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,為創新創業者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;確立公平合理的成果收益分配制度和科研經費使用制度,充分調動創業創業者的積極性等等。
創業創新已走過了自己的“草創”階段,已經到了要品質、要成效,推出“雙創”升級版的時候了。不管是創新創業者,還是政府與社會,都應該為此做好準備,未雨綢繆。
推薦閱讀
|